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張大千《芭蕉仕女》

 新浪收藏 
張大千《芭蕉仕女》 張大千《芭蕉仕女》


1944年大千在重慶辦完展覽後,返回青城山,仍借住上清宮。 大千在這裡飽覽山水風光,描繪奇花異卉。 當年8月還為上清道觀作鳳冠仕女一幅,青城道士將之勒石立碑,為青城山添一勝景。
此幅芭蕉仕女作於當年10月,一位鳳冠仕女斜倚石旁,素服靜好,幽思遙想,淡妝端顏,淺靨如花。 女子開臉娟秀,細眉彎如新月,雙目凝視若含無限幽思,唇點殷紅,與髮髻團花相映照。 其容其飾,明艷中流露典雅之風,端莊中別具嫵媚之韻。 1944年大千好作鳳冠仕女,除8月為道觀寫有一本外,同年12月也有一本,自題“仿莫高窟初唐人衣飾”。 大千的仕女在經過敦煌的洗禮後,已經一改明清以來的纖弱,轉而為豐腴健美。 衣飾的刻畫則極精麗之能事,刻畫細緻入微。 此幅《芭蕉仕女》,無論是髮簪上的綠松石墜,還是藏於蕉葉間的石榴裙裾,描摹工謹,敷染醇厚,盡顯盛唐遺法。
更為特別的是,此幅留白部分,大千都補以金粉,益顯富麗堂皇。 大千在青海曾向藏族畫師學習研磨金粉,並在敦煌臨摹過程中研究金粉敷色之法。 此幅大千自題:“偶記唐人有錘金法,因試為之。”據此可知此幅即為大千“錘金法”嘗試之實例。 嘗見大千作山水亦有留白處錘金之法,與此幅對觀,可相互徵信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