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

齊白石《紫藤燕子》

 新浪收藏 
齊白石《紫藤燕子》 齊白石《紫藤燕子》
齊白石《紫藤燕子》1930年作,尺寸為137×35cm。
齊白石(1864-1957) 紫藤燕子
立軸 設色紙本
1930年作
題識:璧城女弟清屬。 庚午秋八月齊磺。
鈐印:白石翁
展覽:“四絕——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展”,保利藝術博物館,2010年4月。
著錄:1.《近代中國水墨書畫精選》,第61頁,台灣文物藝術品收藏家協會,1993年12月。
2.《齊白石畫集》,第194頁,台北歷史博物館,1996年5月。
3.《四絕——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》(繪畫篇),第34頁,保利藝術博物館,2010年4月。
4.《齊白石作品珍藏卷》,第105頁,湖南美術出版社,2010年5月。
(信息摘自網絡)
說明:1.湖南文物商店舊藏。
2.上款璧城為齊白石愛徒週璧城。
齊白石初到北京時,以近於八大的簡逸畫風為主,不受北京買家歡迎,因此接受陳師曾的建議決定變法,從1920年到1929年,他“十載關門”,大膽突破,艱難探索,終於“掃除凡格”,變更了自己的面貌。 本幅作於1930年,即為白石“衰年變法”成功之後的作品,代表了他畫風轉折時期的新面貌。
紫藤是白石一生中反复描繪的植物,他喜愛紫藤,一方面是源於童年的記憶,一方面是愛紫藤的品格,他曾有詩曰:“懸崖倒島逢生根,開在群花最上層。自有垂天好香色,不同廣地漢家藤。”便流露出了對紫藤絕處逢生、艷壓群芳的欣賞。 此作中的紫藤即呈倒垂之狀,粗頭亂服,不掩國色,引致飛燕來儀。 從畫法風格上來說,白石的紫藤分為前後兩期,二期的分界線大約在實行變法的20年代初,前期主要學徐文長,筆墨枯瘦縱逸,色彩清淡素雅;後期主要學吳昌碩,筆墨凝重渾厚、色彩濃郁鮮豔,本幅體現了白石後期學吳的典型的筆法特徵。
此畫從左上角起筆,交叉纏繞的的紫藤幾乎佔滿畫面,花葉細枝集中在下半幅,形成上下的密疏、細粗之對比,構圖獨具匠心。 白石先用乾濕濃淡不等的篆書筆法畫藤,以中、側筆鋒畫粗藤,中鋒畫細藤,藤條似亂非亂、疏而不散、密而不結,有盤龍虬繞之勢,然後再用彩墨渲染花和葉,色彩極豐富,淡綠、藤黃、花青、赭石、朱紅盡用,但整體格調仍舊淡雅天真,並不濃郁鮮豔。 紫藤上面的空白處用謹細的筆法畫出兩隻燕子,一隻棲息枝頭,一隻展翅飛來,似乎正在喁喁私語,極有情態。 整幅墨色和諧,筆法剛柔相濟,造型簡練質樸,潤筆寫意花卉和雙飛燕巧妙地結合起來,喻示出春天的氣氛,使畫面充滿生氣和活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