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

齊白石《牽牛花蚱蜢》真偽鑑別

 北京商報 
真跡           疑偽 真跡疑偽
李海峰
這個對比案例,在所有案例中相似度應該是最高的,甚至讓大家產生一個錯覺:這是不是同一幅作品呢? 或者是在不同畫冊裡印刷色差導致的呢?
不是! 大家仔細看一下局部的對比。 現在有一些遊戲叫“找彆扭”、“找找幾處不同”,我們就來找找這兩幅畫的不同。
首先看牽牛花。 靠近蚱蜢的這一朵大開的牽牛花下邊,最根部有一個重墨的花托,幾片萼片把花苞托起。 注意看花託的位置。 真跡上面,最上邊的萼片,是從這個花苞的左邊伸出;而疑偽作品中的萼片,是在花苞的右邊伸出。 左右位置不同,這絕不是印刷的色差能夠導致的。
另外再看下面這朵正對著我們開放的,被遮蓋住一半的牽牛花。 真跡中,這朵花的左下方,有一根藤蔓像切線似的從它旁邊經過;而在疑偽作品中,這根藤蔓已經跨到了這朵花上面,形成了遮擋關係。 還有一處非常具體,疑偽作品裡,左邊的那朵牽牛花在穿插藤蔓下邊的地方,有細碎的修筆,這點在疑偽作品裡表現得最充分。 這就是感覺它確實有破綻、漏洞,才用小筆一點一點地給它修補上來。 這種情況在白石先生的真跡裡,絕無出現的可能。 從這些地方我們也看出,這不是同一幅作品,是兩幅畫。
我們再看兩隻蚱蜢。 雖然都是用寫意方法畫的,但是畫法還是有明顯區別的。 真跡上面,寫意的蚱蜢畫得濃淡有致,尤其是身上的顏色略微淡一些,前邊的腿顏色稍微重一些,濃淡這麼一來,就把先後的關係表現得非常充分,有層次感。 而疑偽作品裡,顏色都是偏重,沒有淡色,這是一個重要差別。
我們綜合來看,疑偽作品雖然形狀非常地類似於真跡,它的所有線條,包括藤蔓上的線條,有很多飛白之處。 落款上面的字,字形也非常類似,但是它的氣息,給我們的感覺很拘謹,同時透著一種像木版水印似的那種感覺。 木版水印常常在飛白之處留下這種特徵。
我們也反复地說,不能僅憑構圖相似就認為某幅畫一定是克隆複製的。 但是類似於這種刻意追求相似的,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:這其中必有“李逵和李鬼”的分別。
據考證,這幅真跡在早年的白石作品集就曾出現過。 非常遺憾的是,疑偽作品出現在曾經獲得過“國家圖書獎”的某套大型畫冊全集中。 至於是不是出現過“狸貓換太子”的情況呢? 這還是留給後人評說吧。
(本文節選自著名書畫家李海峰所著《齊白石藝術欣賞與真偽鑑別》一書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